搜索
取消
加载中...

电子烟店主现状:放弃拿证、拿证闭店、前景悲观

电子烟店主现状:放弃拿证、拿证闭店、前景悲观

2022-08-09 14:38:06

电子烟店主现状:放弃拿证、拿证闭店、前景悲观
2022-08-09 14:38:06

近日,记者发现,在各地陆续开放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申请、各家品牌陆续获得生产许可证后,电子烟零售户对申请证照、继续开店的意愿却持续低迷。

据了解,全国目前已确定发放5万多张电子烟零售许可证,然而实际核准发放的数量仅为2万多,不足40%,而拿到证的门店竟又有20%选择放弃经营。

政策方向不明,忍痛闭店

记者在北京某地发现,曾经一条街上先后开了四五家不同品牌电子烟店的繁华商业街,如今只剩一家集合店还在经营,而旁边的店铺不是关门停业,就是已经贴出了店面招租的告示。

赵诚是这家集合店的老板。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他已经申请到了零售许可证,但由于对未来没有信心,正在考虑在租期到期前将店面转让出去。

对政策方向的迷茫是赵诚考虑关店的主要原因。“过渡期期间有很多政策不确定性,品牌方没对策,烟草局负责的工作人员也说不清楚。”赵诚说道。

赵诚说,自己是最早一批入局电子烟的店主。当时看好这个赛道,辞去了稳定的工作,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了这门生意上来,行业最火爆的时候开了三家店。“现在只剩这一家了。再加上疫情影响,就算转行估计生意也不稳定,也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。”

库存断档,国标新品遥遥无期

即使在申请到了许可后,依旧考虑闭店的赵诚并不是个例。来自重庆的电子烟店主崔志强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。

“我收到了相关人员关于水果味电子烟将在10月正式禁售的警告,并且,为了能成功申请到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,按照‘电子烟店不能排他性经营’的要求,进了大批各种品牌的电子烟产品。”崔志强向记者表示,这些品牌并不畅销,却占用了大量资金带来滞销库存,经营压力很大。

“卖得好的品牌我这早就卖完了,而按照要求进的一些其他品牌的产品也没有什么认知度,消费者不买单,现在我面临的处境就是,有市场的产品没库存,有库存的产品没市场。”崔志强感慨道。

据记者了解,在许多省市,烟草局工作人员会提前“警告”零售店主,在10月1日新规落地前必须尽快消耗水果味电子烟库存,之后再销售就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。然而,各品牌国标新品至今未上市,消耗完水果味产品,就只能“空转”,房租等经营成本会让店主喘不过气。

电子烟新规落地过程混乱,各地在政策落地执行时没有清晰的规则、现有库存不够、新产品遥遥无期,已经成为了各地电子烟店主们心中的大石。

据行业媒体蓝洞新消费调查发现,7月,35%的店主面临销售下滑,有29%的店主表示继续开店是迫于沉没成本的“无奈”,行业信心低迷。

申请过程难,租金压力大

另外,在许多地方,店主申请证照时也遇到重重困难。记者又采访到了河北张家口市的一名已经转行的电子烟店主。该店主表示,自己在两个月前便进行了电子烟零售网点申报。然而他的门店所在的网点并不在当地烟草局的既存网点中,导致他并没有顺利拿下许可证。

“我打电话去问过很多次了,但是对方也并不知道出现这种状况该如何解决,只是反复地跟我讲解国家局的文件。”该前店主表示,自己转行是为了及时止损,“现在这种情况,就算能拿到证,也不想再做了。”

过去几年,电子烟行业的爆发式增长,让电子烟品牌专卖店一度成为零售新业态。根据《2021电子烟产业蓝皮书》现实,2021年,国内电子烟零售业态有近19万家,其中授权店13.8万家,专卖店4.7万家。电子烟的零售网络已经渗透到各级城市,每座一线城市平均有1301家电子烟零售店,每个五线城市平均有33家。

在目前的监管状态下,上述数据必将迎来大幅缩水。“从长远来看,电子烟的法制化监管将会带来行业规范发展,但零售户的就业问题也不容小觑。”有关专家表示,“监管落实过程中,服务意识和精细执法的缺位会造成电子烟店主的阵痛。”

(应采访者要求,文中赵诚、崔志强均为化名。)




来源:互联网周刊

微信公众号 客户微信号